基本資料表
教師
中文
- 許程淯、謝智謀 (2021)。女性戶外冒險教育指導員的美麗與哀愁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,審稿中。
- 謝智謀,黃科境、葉怡衿 (2021)。體驗教育戶外指導員生涯困境之因應。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報,26,1-37。
- 何姍姍、謝智謀 (2021)。 從冒險運動中找到自我認同-以三位衝浪者為例。運動與遊憩評,9,69 – 94。
- 李協信、謝智謀 (2021)。以體驗教育為本的公立實驗學校師資培訓個案研究。體驗教育學報,13,51-81。
- 許程淯、謝智謀、黃宏嶈 (2021)。大學生社團幹部透過體驗教育課程發展人際能力歷程之研究。體驗教育學報,13,109 -143。
- 謝智謀、黃科境、葉怡矜 (2019)。體驗教育戶外指導員生涯困境。體驗教育學,12,84-116。
- 謝智謀 (2018)。海外遠征登山課程對受災原住民青少年復原力之影響。體育學報,51(1),107-125。TSSCI
- 吳崇旗、謝智謀 (2017)。冒險教育課程對受災青少年復原力成效之研究。體育學報,50(4),451-467。TSSCI
- 謝智謀、潘妍欣(2016)。長期接受冒險教育指導員訓練之就業能力研究-以國立體育大學Team Power 團隊為例。體驗教育學報,10,1-36。
- 阮璟雅、謝智謀、陳祖欣(2016)。野外獨處課程參與者之經驗探究。體驗教育學報,10,37-58。 [通訊作者]
- 何姍姍、謝智謀 (2014)。 Equine Assisted Psychology-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Mental Health. 體驗教育學報,8,75-88。(通訊作者)
- 謝智謀、王俊杰、廖坤保(2014)。以體驗為本的冒險教育對高風險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。體驗教育學報,8,165-186。
- 謝智謀、洪瑋蔓(2014)。冒險治療培訓工作坊對高中職輔導教師自我覺察之影響—以「99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冒險輔導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」為例。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,39,59-90。TSSCI
- Wu, C. C., Hsieh, C. M., & Wang, W. C.* (2013, May). Possible mechanisms of benefit of one-day challenge ropes courses. South Africa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Sport,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(SSCI), 35(1), 219-231. (ISSN: 0379-9069)
- 謝智謀、黃芷玲 (2012)。探究戶外冒險教育指導員之工作支持來源。體驗教育學報,6,45-81。
- 謝智謀、吳崇旗 (2012)。單日繩索挑戰課程對莫拉克災區學童復原力之影響。體驗教育學報,6,29-44。
- Norton, C. L., & Hsieh, C. M. (2011). Cultural bridging through shared adventure : cross-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adventure therapy. Journal of Adventure Education & Outdoor Learning, 11(2), 173-188. ESCI
- 洪瑋蔓、謝智謀 (2011)。獨處在戶外冒險教育的應用與效益。體驗教育學報,5,1-11。(通訊作者)
- 孫傳慧、謝智謀 (2010)。戶外冒險教育組織風險管理初探。體驗教育學報,4,8-25。
- 黃芷玲、謝智謀 (2010)。冒險家族治療之介紹-分類、處遇階段與方案模式。體驗教育學報,4,75-87。
- 謝智謀 (2010)。以戶外冒險教育為本的登山課程對復原力之影響。體育學報,43(3),127-146。TSSCI
- 吳崇旗、謝智謀(2010)。 繩索挑戰課程對大學生冒險教育生活效能與團隊凝聚力之影響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,4(1),74-91。
- 張昀、謝智謀(2009)。「探險,最能建立性格的力量」-戶外冒險教育與復原力。體驗教育學報, 3,1-12。
- 謝智謀、吳崇旗(2008)。戶外冒險教育對邊緣青少年生活效能促進之訪談研究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,2(2) ,163-182。(國科會計畫編號:NSC93-2413-H-179-002)
- 吳崇旗、謝智謀(2008)。冒險教育生活效能量表之發展。體驗教育學報,2,42-58。
- 蕭如軒、謝智謀 (2008) 。如何帶領野外獨處?-從Cheley Colorado Camp的經驗與High Road Wilderness Program的研究來看帶領野外獨處課程的注意事項。體驗教育學報,2期,32-41。
- 謝智謀、吳崇旗、謝宜蓉(2007)。:體驗學習融入休閒教育課程之實施成效研究。運動休閒餐旅研究期刊,2卷4期,39-50。
- 謝智謀,吳崇旗 (2007) 探討冒險治療對邊緣青少年的效益,輔導季刊,43(4),9-16。
- 謝智謀,吳崇旗 (2007) 邊緣青少年的另類學習途徑--戶外冒險教育,大專體育,91, 61-66。
- 謝智謀 (2007) 認識冒險治療,婦研縱橫,79,12-19。
- 陳亭羽 ,謝智謀 ,劉美雲 (2006) 健檢中心關係品質和顧客忠誠度之研究--以LISREL進行理論驗證,明志學報, 38,43-62。
- 吳崇旗、謝智謀、王偉琴 (2006) 休閒參與、休閒滿意及主觀幸福感之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建構與驗證,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期刊,5,153-166。
- 吳崇旗、謝智謀 (2006) 探討戶外冒險教育的效益,中華體育季刊,20(3),43-53。
- 謝智謀 (2005) 冒險治療。國立體育學院論叢,16(3),193-204。
- 吳崇旗、陳映芝、謝智謀 (2005) 職前培訓課程對休閒活動指導員能力提昇效果之研究。國立體育學院論叢 15(3),85-98。
- 謝智謀、賴家馨 (2005) 休閒阻礙量表之編製─以北部大學生為例,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報,16,1-18。
- 夏淑蓉、謝智謀(2004)行為動機的機轉—心理反感的理論及應用。大專體育雙月刊,75,143-147。
- 謝智謀 (2004) 另類體育教學─冒險教育,學校體育,14(2),22-37。
- 顏伽如,謝智謀 (2004) 認真休閒:概念之緣起及其內涵,國立體育學院論叢,14(2),63-77。
- 謝智謀 (2003) 另類學習方式─體驗教育,教師天地,127,6-13。
- 吳崇旗,謝智謀 (2003)淺談青少年休閒營隊活動籌辦之考慮因素與策 略應用─「產品屬性」及「休閒阻礙」的觀點,大專體育雙月刊,64,48-54。
- 夏淑蓉、謝智謀 (2002) 這個世界需要認真休閒,大專體育雙月刊,62 (5), 163-167。
- 謝智謀、吳文銘 (2002) 自我娛樂能力、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線性結構關係模式之建構與驗證-以國小學童為例,體育學報,32, 241-252。TSSCI
- Hawkins, B. A., Ardovino, P., & Hsieh, Chih-Mou (1998).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Leisure Assessment Inventory. Mental Retardation, 36(4), 303-313. SSCI
- Hawkins, B. A., Peng, J., Eklund, S., & Hsieh, C.-M. (1999). Leisure constraints: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construct development. Leisure Sciences, 21(3), 179-192. SSCI
學年度 | 論文名稱 |
| 研究專案與產學合作(2007~迄今)&
專案名稱
1.&謝智謀(2007)。戶外領導與引導人才特色領域發展。行政院教育部。
2.&郭育任,謝智謀,鄭廷彬,徐彥暉 (2007) 無痕山林教育宣導手冊 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,台北。
3.&謝智謀 (2007) 戶外冒險教育效益之影響因素模式建構,台北: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。
4.&謝智謀 (2006) 提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『體育與健康人生』通識教育課程計劃分項計劃三:休閒生活規劃與體驗。行政院教育部,乙-91-FA98-4
5.&謝智謀 (2005) 戶外教育活動對邊緣青少年在生活效能上之影響探討,台北: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。 NSC93-2413-H-179-002 |
|
研討會論文
1.&&&&&&
1.&&& Hsieh, C. M. (2015). The Impacts of Adventure Therapy Training Workshops on High School Counselors' Adventure Therapy Competencies. 7th International Adventure Therapy Conference. Denver, CO.
2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4)。Better Person, Better Life, Better Future and Better Together。第七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台北,台灣。大會Keynote
3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4)。冒險治療的發展歷史。與冒險治療對談會-療癒、自然與冒險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。台北:劍潭青年活動中心。
4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3)。 為何要推動體驗教育。第六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澳門體驗教育學會,澳門,中國。大會Keynote&
5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3)。提升專業: 冒險教育、發展與治療學術研究議題探討。第六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澳門體驗教育學會,澳門,中國。
6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3)。建構台灣本土的治療性冒險專業團體TTAPG。第八屆亞洲體驗教育研討會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 台北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。
7.&&&&&&&&& 徐堅璽、鄭廷斌、謝智謀、林杏足 (2012)。生態環境與心理健康:冒險治療v.s.冒險非治療。2012年第十屆臺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聯合會,城市與幸福感:亞太地區心理健康城市論壇。中華心理衛生協會,台北,台灣。
8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2)。 以生命影響生命。第五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香港歷奇輔導學會,香港,中國。大會Keynote&
9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2)。 台灣體驗教育過去的14.5年。第五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香港歷奇輔導學會,香港,中國。
10.&&&&& 謝智謀 (2012)。過去的14.5年: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嗎? 。第七屆亞洲體驗教育研討會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 台北。城市科技大學。
11.&&&&& 謝智謀 (2011)。隱喻與同型異構於冒險治療活動之設計。2011年第九屆台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暨心靈書展,中華心理衛生協會,台北,台灣。
12.&&&&& Norton, C. L. & Hsieh, C. M. (2010).& Cultural Bridging through Shared Adventure: Cross-Cultural Perspectives. 38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onference.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, Las Vegas, USA.
13.&&&&& 謝智謀 (2010)。 冒險輔導與治療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冒險輔導與治療研討會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 台北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。
14.&&&&& Wu, C. C., Hsieh, C. M., & Wu, C. Y. (2010, May).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One-day Challenge Ropes Courses on Undergraduate Students. (Oral Presentation in English) Conference Programme of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(2010/05/25-28) (ISBN 978-981-08-5734-9), 133.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, Singapore.
15.&&&&& Norton, C. L. & Hsieh, C. M. (2009).& Building bridges: cross-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using adventure to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. 5th International Adventure Therapy Conference. Edinburgh, UK.
16.&&&&& 謝智謀 (2009)。戶外教育的意義與價值。青少年休閒趨勢研討會,中國青年救國團,台北:劍潭青年活動中心。
17.&&&&& 謝智謀 (2009)。海外冒險。青少年休閒趨勢研討會,中國青年救國團,台北:劍潭青年活動中心
|
|
研討會論文
1. && Hsieh, C. M. (2015). The Impacts of Adventure Therapy Training Workshops on High School Counselors'Adventure Therapy Competencies. 7th International Adventure Therapy Conference. Denver, CO.
2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4)。Better Person, Better Life, Better Future and Better Together。第七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台北,台灣。大會 Keynote
3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4)。冒險治療的發展歷史。與冒險治療對談會-療癒、自然與冒險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。台北:劍潭青年活動中心。
4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3)。 為何要推動體驗教育。第六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澳門體驗教育學會,澳門,中國。大會Keynote&
5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3)。提升專業: 冒險教育、發展與治療學術研究議題探討。第六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澳門體驗教育學會,澳門,中國。
6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3)。建構台灣本土的治療性冒險專業團體TTAPG。第八屆亞洲體驗教育研討會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 台北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。
7.&&&&&&&&& 徐堅璽、鄭廷斌、謝智謀、林杏足 (2012)。生態環境與心理健康:冒險治療v.s.冒險非治療。2012年第十屆臺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聯合會,城市與幸福感:亞太地區心理健康城市論壇。中華心理衛生協會,台北,台灣。
8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2)。 以生命影響生命。第五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香港歷奇輔導學會,香港,中國。大會Keynote&
9.&&&&&&&&& 謝智謀 (2012)。 台灣體驗教育過去的14.5年。第五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香港歷奇輔導學會,香港,中國。
10.&&&&& 謝智謀 (2012)。過去的14.5年: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嗎? 。第七屆亞洲體驗教育研討會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 台北。城市科技大學。
11.&&&&& 謝智謀 (2011)。隱喻與同型異構於冒險治療活動之設計。2011年第九屆台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暨心靈書展,中華心理衛生協會,台北,台灣。
12.&&&&& Norton, C. L. & Hsieh, C. M. (2010).& Cultural Bridging through Shared Adventure: Cross-Cultural Perspectives. 38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onference.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, Las Vegas, USA.
13.&&&&& 謝智謀 (2010)。 冒險輔導與治療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冒險輔導與治療研討會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 台北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。
14.&&&&& Wu, C. C., Hsieh, C. M., & Wu, C. Y. (2010, May).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One-day Challenge Ropes Courses on Undergraduate Students. (Oral Presentation in English) Conference Programme of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(2010/05/25-28) (ISBN 978-981-08-5734-9), 133.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, Singapore.
15.&&&&& Norton, C. L. & Hsieh, C. M. (2009).& Building bridges: cross-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using adventure to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. 5th International Adventure Therapy Conference. Edinburgh, UK.
16.&&&&& 謝智謀 (2009)。戶外教育的意義與價值。青少年休閒趨勢研討會,中國青年救國團,台北:劍潭青年活動中心。
17.&&&&& 謝智謀 (2009)。海外冒險。青少年休閒趨勢研討會,中國青年救國團,台北:劍潭青年活動中心
&
& &&&&&&&&&&&&&&&&&&&&&&&&&&&&&&&&&&
|
| &
研討會論文
1.&&&&& 謝智謀 (2017)。動 VS 靜。第十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澳門體驗教育學會,澳門。大會Keynote
2.&&&&& 謝智謀 (2016)。 體驗教育:從價格到價值、自我到群我、外在到內在與心理到靈性。第九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香港體驗教育聯盟,香港中文大學,香港。大會Keynote
3.&&&&& 謝智謀 (2016)。 體驗教育喚起失落的靈魂。第十一屆亞洲體驗教育研討會,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土城,新北市。大會Keynote
4.&&&&& Hsieh, C. M. (2015). The Impacts of Adventure Therapy Training Workshops on High School Counselors' Adventure Therapy Competencies. 7th International Adventure Therapy Conference. Denver, CO.
5.&&&&& 謝智謀 (2014)。Better Person, Better Life, Better Future and Better Together。第七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台北,台灣。大會Keynote
5. 謝智謀 (2014)。冒險治療的發展歷史。與冒險治療對談會-療癒、自然與冒險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。台北:劍潭青年活動中心。
6. 謝智謀 (2013)。 為何要推動體驗教育。第六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澳門體驗教育學會,澳門,中國。大會Keynote
7. 謝智謀 (2013)。提升專業: 冒險教育、發展與治療學術研究議題探討。第六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澳門體驗教育學會,澳門,中國。
8. 謝智謀 (2013)。建構台灣本土的治療性冒險專業團體TTAPG。第八屆亞洲體驗教育研討會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 台北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。
9. 徐堅璽、鄭廷斌、謝智謀、林杏足 (2012)。生態環境與心理健康:冒險治療v.s.冒險非治療。2012年第十屆臺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聯合會,城市與幸福感:亞太地區心理健康城市論壇。中華心理衛生協會,台北,台灣。
10.謝智謀 (2012)。 以生命影響生命。第五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香港歷奇輔導學會,香港,中國。大會Keynote
11.謝智謀 (2012)。 台灣體驗教育過去的14.5年。第五屆華人體驗教育研討會,香港歷奇輔導學會,香港,中國。
12.謝智謀 (2012)。過去的14.5年: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嗎? 。第七屆亞洲體驗教育研討會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 台北。城市科技大學。
13.謝智謀 (2011)。隱喻與同型異構於冒險治療活動之設計。2011年第九屆台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暨心靈書展,中華心理衛生協會,台北,台灣。
14. Norton, C. L. & Hsieh, C. M. (2010). Cultural Bridging through Shared Adventure: Cross-Cultural Perspectives. 38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onference.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, Las Vegas, USA.
15. 謝智謀 (2010)。冒險輔導與治療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冒險輔導與治療研討會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,台北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。
16. Wu, C. C., Hsieh, C. M., & Wu, C. Y. (2010, May).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One-day Challenge Ropes Courses on Undergraduate Students. (Oral Presentation in English) Conference Programme of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(2010/05/25-28) (ISBN 978-981-08-5734-9), 133.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, Singapore.
17. Norton, C. L. & Hsieh, C. M. (2009). Building bridges: cross-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using adventure to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. 5th International Adventure Therapy Conference. Edinburgh, UK.
18. 謝智謀 (2009)。戶外教育的意義與價值。青少年休閒趨勢研討會,中國青年救國團,台北:劍潭青年活動中心。
19. 謝智謀 (2009)。海外冒險。青少年休閒趨勢研討會,中國青年救國團,台北:劍潭青年活動中心
&
& |
學校名稱 | 國別 | 系所 | 學位 | 起迄年月 |
印第安那大學 | 美國 | 公園遊憩管理與觀光學系 | 休閒行為哲學博士: 主修體驗教育與冒險治療 | 1993-01~1998-08 |
服務機關名稱 | 單位 | 職務 | 期間 |
臺灣師範大學 |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| 教授 | 2013-02~2019-12 |
國立台灣大學 | 領導學程 | 兼任副教授 | 2008-08~2009-06 |
國立台灣大學 | 社工學系碩士班 | 兼任副教授 | 2007-08~2008-07 |
私立東吳大學 | 社工學系 | 兼任副教授 | 2002-07~2008-08 |
國立體育大學 | 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| 副教授 | 1998-08~2013-01 |